大中亚林业合作机制
首页 / 政策对话 / 大中亚林业合作机制
亚太地区地域广袤,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生态系统优势显著。亚太森林组织(APFNet),作为推动可持续森林管理(SFM)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和协同作用,通过荒漠化防治、土地修复和自然资源管理优化,支持成员经济体及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对土地退化、森林减少与质量下降,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脆弱性挑战。

大中亚林业合作机制(GCA-FCM)的建立旨在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区域合作

一是加强森林生态修复,提升可持续经营水平,切实保障区域森林资源安全;

二是拓展林产品多元供给,增加林业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民生改善;

三是提升适应能力建设,有效应对极端气候挑战。

运作模式优先领域及合作内容

机制成员经济体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各经济体均由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参与。同时,机制欢迎相关领域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

大中亚林业合作机制(GCA-FCM)的核心工作聚焦三个方面:

       1. 多层级政策对话平台建设

通过部长级会议、技术专家工作组等机制,促进成员经济体间的战略协同与政策衔接


       2. 区域优先行动议程制定

确定区域林业合作的重点方向


       3. 实施支持体系构建

亚太森林组织(APFNet)作为核心协调方,具体承担:

       • 成员国会议组织与共识凝聚

       • 专业化能力建设(技术培训、知识共享)

       • 示范项目落地与技术转移


当前工作以2016年通过的《阿斯塔纳宣言》为纲领,并遵循《2023-2025年实施计划》开展,重点推进以下七大领域合作: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

二、荒漠化地区资源产业化开发(包括农林复合经营、牧场生态旅游等)

三、森林草原防火跨境联防联控

四、林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五、林草专业人才能力建设

六、林草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七、重度荒漠化社区生计改善(通过灌草结合的牧场化改造)

大中亚地区林业部长级会议
该部长级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由成员经济体自愿承办。会议为各成员经济体林业部长及高级别官员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与会方:
汇报所在经济体林业建设最新进展;
深入研讨区域林业发展重大议题;
通过政策与实践经验交流,确定重点合作领域与协同方向。
会议特别注重凝聚政治共识,为促进林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提供政策支持,有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第三届大中亚地区林业部长级会议
2023年9月12-14日
中国 赤峰
第二届大中亚地区林业部长级会议
2018年8月16-17日
吉尔吉斯斯坦 伊赛克湖
第一届大中亚地区林业部长级会议
2016年5月30-31日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大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研讨会
大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研讨会(RWSFC)作为核心交流平台,主要承担三方面职能:一是汇聚各国林业发展的最新知识、实践经验与方法理念,促进信息共享与成果更新;二是通过专题研讨与分析论证,推动优秀案例的互学互鉴与推广应用;三是落实部长级会议决议事项,定期向机制反馈合作进展。
第三届大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研讨会
2017年6月28-30日
吉尔吉斯斯坦 伊赛克湖
第二届大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研讨会
2015年7月15-17日
蒙古 乌兰巴托
第一届大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研讨会
2014年9月23-26日
中国 北京/赤峰
能力建设项目
能力建设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各成员经济体林业部门及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现阶段重点开展三项核心工作:①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研讨会;②设立硕士奖学金项目③及组织实地考察活动。
在亚太森林组织(APFNet)支持下,已累计开展八期专题培训(培训约60名区域林业从业者和技术人员),资助35名奖学金获得者完成深造,并围绕重点专题组织两次实地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