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在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承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分论坛,发布《关于推动通过森林经营提升非保护地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倡议》,呼吁各方应积极搭建行业间协作平台、推动区域与行业间的协同发展、推动方法创新与本土应用、完善政策与融资机制、强化技术支持与能力建设、增强公众参与和凝聚行业共识,并积极拓展区域交流与国际合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论坛设置了“守护亚洲象——推动保护行动,提升栖息地质量”与“探索栖息地恢复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共赢实践”两个专题。
在“守护亚洲象——推动保护行动,提升栖息地质量”专题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及WWF的国内外专家代表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专题涵盖亚洲象保护的国际经验、中老跨境保护合作、栖息地修复案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迁徙廊道的影响,以及企业参与的创新实践。圆桌讨论中,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唯有通过科学规划并加强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才能切实改善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并在更大尺度上实现栖息地连通性。
在“探索栖息地恢复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共赢实践”专题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宜家等各方机构多位专家学者和WWF的国际专家,围绕国际森林景观恢复案例、东北虎栖息地修复、华北森林多功能经营等议题进行了分享,提出政策建议。作为WWF华北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升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试点单位代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介绍了在生物多样性导向下的实践探索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