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示范项目
首页 / 项目信息 / 项目信息 / 山地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示范项目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周期
2011. 09 - 2013. 08
目标经济体
中国台北
实施区域
中国台北
主题领域
可持续森林管理
项目资金
$537,000/$400,000
执行机构
台湾林业研究所
监督机构
合作机构
总目标

探索并示范与中国台北丘陵地区适配的可持续农林复合经营系统。


具体目标

1. 开发至少两种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以应对农作物种植和林木培育的差异化需求;

2. 验证上述系统在丘陵地带预防破坏性滑坡和大规模地表侵蚀的效能;

3. 制定用于评估上述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可持续性的标准和指标;

4. 组建并培训山地村庄社区技术团队,并鼓励其参与开发新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及新技术推。

项目成果

1. 根据项目所制定的标准和指标,开发至少两种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并验证其可持续性;

2. 设立3个混农林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示范点,以试验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水土保持能力;

3. 组建3个社区农民技术团队,宣传并推广已有的技术成果。

项目影响

1. 建成生计与生态双赢的农林复合经营示范模式:本项目证实农林复合经营可在中国台北丘陵山区实现农业生计与生态稳定的平衡。该模式可降低土地退化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使15年生的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人工林固碳量达147吨/公顷。

2. 建立多元合作及行业协作机制:项目联合科研人员、农户、社区与企业,成功搭建可持续性示范基地。企业定向采购特定林产品(如:牛樟),通过木材保价收购合同激发农户培育的积极性。

3. 成果宣传和能力建设:通过台湾林业研究所及丘陵山地村落举办的8场研讨会与技术培训,推广可持续农林复合经营理念。以卡拉拉村(Kalala)为代表的实地示范展示了传统农业与农林复合技术交融的机制。

4. 水土保持量化效益:监测数据显示,农林复合系统使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量低于台湾地区平均水平(5.2毫米/年);林木培育使蒸发量提升,使土壤退化指数下降。

5. 农户长效经济收益:农户在短期内通过茶叶、槟榔等经济作物创收,在中长期内通过林木培育创收;在适当管理下,农户未来可通过叶用林(如:土肉桂)或木材销售获得持续性收益,确保可持续生计发展。

6. 政策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本项目为中国台北制定农林复合经营政策提供了基准框架,项目建议优先开展丘陵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助力未来政策制定和优化长期效益。

评估类型


评估时间


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