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林业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一期)
首页 / 项目信息 / 项目信息 / 多功能林业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一期)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周期
2011.09 - 2015.05
目标经济体
中国
实施区域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
主题领域
多功能森林管理
项目资金
1,639,686/1,213,286
执行机构
旺业甸实验林场
监督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合作机构
总目标

示范多功能森林管理方法,在森林经营层面和更广泛区域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与协同提升。

具体目标

建设不同林型的多功能森林示范点。

制定非木材林产品保护与采集计划。

建设林场社区共管示范点。

推广可持续森林管理模式并提高林场管理能力。

项目成果

开发集森林资源、综合事项及财务为一体的林场信息管理系统。

采用近自然的森林管理方法,管理466公顷的多林型森林。

培育食用菌等非木材产品,推广森林多功能经营。

建设林场社区共同管理示范点。

建成多功能林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技术骨干200名、林农400名。

项目影响

本项目成功示范了集生态恢复、社区开发和机构能力建设为一体的多功能森林管理模式,为中国北部多功能林业实践树立标杆。持续投资与规模扩展是保障可持续性及区域长效影响力的关键措施。核心成果包括: 

1. 林分改造与生物多样性提升:本项目采用近自然管理办法,将7,000亩(466公顷)纯林和次生桦林改造为混交多元林。此外,项目通过辅助天然更新、补植蒙古栎和红松等乡土树种、降低纯林比例的方法,提升生物多样性。

2. 社区共建与生计改善:与按丹沟村(2,800人)建立森林-社区共管机制,鼓励村民参与森林巡护、防火和非木材林产品可持续利用活动。通过食用菌合作社创造长期就业岗位280个,季节性岗位600余个,辅以苗木生产(年产苗木400万株)和生态旅游,多元创汇。

3. 经济与生态共赢:本项目推广100多种可持续性废木材林产品,重点开发芳香菌类,并建立“林农-企业”直供链。森林健康度提升使碳汇量增加,水土流失量下降,流域保护效能增强,造福生态系统服务和气候适应力。

4. 能力建设与基础设施完善:善用数字监测系统革新林场管理水平,同时创建林业培训中心,每年超过200名技工和400位林农接受可持续森林管理实践培训,提升当地能力建设。

5. 政策影响与区域示范:本项目为半干旱地区提供可持续性森林管理的可复制模式,并与国家生态保护及气候适应目标环环相扣。其成功经验凸显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同类举措的潜力。

评估类型


评估时间


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