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森林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一期)
首页 / 项目信息 / 项目信息 / 亚太森林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一期)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周期
2011.11 - 2014.10
目标经济体
北美西北部、澳大利亚、中国
实施区域
主题领域
气候变化与碳计量研究
项目资金
1,139,200美元/1,039,200美元
执行机构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
监督机构
加拿大森林服务局
合作机构
1.加拿大环境部 2.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森林、土地与自然资源部 3.美国林务局4.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6.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中国江西农业大学 8.中国福建农林大学 9.中国南京林业大学 10.中国昆虫资源研究所
总目标

项目通过气候建模、地理空间分析及可持续森林管理等先进技术与分析手段,制定适应性策略,以增强亚太地区森林及森林依赖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抵御能力。

具体目标

1. 分析亚太地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现状;

2. 构建并应用高分辨率气候模型

3. 构建生态模型以深化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与预测能力

4. 开展试点研究,制定以气候变化适应性为导向的可持续森林管理建议

5. 促进各方交流与合作

6. 开发在线气候变化预测工具

项目成果

编写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报告,回顾了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知识及对亚太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及亚太各经济体所制定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措施报告;

构建高分辨率气候模型,可预测区域内历史(1901–2010年)及未来时期(2020s/2050s/2080s)的气候变量数据;

构建气候变化对主要树种分布影响的生态预测模型;

基于主要树种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结果,以及现行森林管理措施与气候变化在不同地区的相互作用,提出提升亚太地区森林及森林依赖型社区气候适应力的可持续森林经营建议;

组建由科研机构、林业管理人员与政策制定者组成的网络,定期分享信息和研究成果;

开发基于谷歌地图的网络化科研工具,便于访问数据与可视化展示气候数据及生态位预测结果,从而促进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息流动与知识转化。

项目影响

1. 本项目成功应对了亚太地区森林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关键挑战。项目的重要产出之一是开发了ClimateAP模型,可提供区域历史和未来气候数据集。该模型已成为气候研究的基准工具,帮助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生成精准的气候预测地图,为理解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了重要支持。

2. 项目开发并应用生态模型,预测包括杉木和花旗松等关键树种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变化。借助 FORECAST Climate 和 LANDIS-II 等过程驱动模型,系统评估了森林的长期动态演变。这些工具不仅支撑科学研究,也促进亚太地区生态与经济目标的协同发展。

3. 在能力建设方面,本项目共举办了16场专题研讨,7场国际会议,培训了来自12个经济体的860位与会者。项目还建成网络化平台工具(含ClimateAP交互式版本),进一步开放获取气候数据和物种生态位分布图,推动了区域内的技术共享与知识传播,惠及多个经济体。

4. 本项目共发表28篇研究论文,推动了气候影响议题的深入研究,为可持续森林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与政策建议。

评估类型


评估时间


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