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故事 / 新闻故事 / 最新发布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亚太森林组织缅甸红树林恢复与可持续水产养殖项目顺利结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亚太森林组织缅甸红树林恢复与可持续水产养殖项目顺利结题
20 Aug 2025 项目信息



图片1.png

缅甸宾达雅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源:亚太森林组织)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海岸生态系统,能在咸水和微咸水环境中生长。复杂的根系结构,使其能适应低氧环境、不同水位和盐度变化。红树林弥足珍贵,被誉为“海岸卫士”及“海洋绿肺”,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大的碳储存能力、气候调节、水质净化、潮侵浪袭抵御等方面,更体显在为沿岸社区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


        缅甸红树林面积位居全球第七,约占世界总量的3.3%(Spalding et al., 2010)。然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20年报告显示,缅甸红树林的年净损失面积也位列世界第七,约0.7%的红树林面积正逐年消失,其原因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包括森林采伐、薪柴采集和水产养殖用地变更等。


图片2.png

项目方与社区成员首次实地调研(图源:Sang Phan博士)

 

资助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促进缅甸红树林恢复,提升社区生计水平,自2018年起,亚太森林组织资助缅甸林业部流域管理处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在缅甸宾达雅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阿玛尔区实施“缅甸红树林管理及相关农业和水产养殖的综合规划与实践项目”。经过数年活动实施,项目成功构建了能力建设、民生改善及红树林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该项目已正式结题。


图片3.png

虾养殖示范点(图源:亚太森林组织)


社区赋能,韧性筑基

       项目启动之初,执行方对项目区133户家庭展开深入调查,以了解项目区和当地社会经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地超62%的家庭依赖林产品维持生计,35%的家庭以红树林区域水产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15%的家庭主要以红树林下捕蟹为生。整体而言,当地社区居民收入多样化水平较低,超过66.7%的家庭表示近五年来收入水平持续降低,社区整体生计脆弱性凸显。


图片4.png

执行方对红树林开展调研(图源:Sang Phan博士)

 

图片5.png

执行方与当地农户开展调研(图源:Sang Phan博士)

 

        为应对上述挑战,项目通过能力建设活动强化科研力量与社区韧性,对600余名技术人员、社区居民和基层干部开展“红树林共生水产养殖与生态修复”技术培训,惠及超400个家庭。此外,项目还为本土技术人员培训红树林资源调查方法。项目累计资助了14期专题培训和实地调研活动。


 

图片6.png

培训专家与红树林修复课程培训成员合影(图源:亚太森林组织)

 

图片7.png

开展红树林造林课程实地培训(图源:Sang Phan博士)


        为强化培训实效,项目建成了71公顷红树林修复区和补植示范区,其中5公顷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66公顷进行林分优化;优化区内配套设立螃蟹育肥和虾养殖示范区。

        其中,小型池塘集约化养殖使螃蟹单产提升50%,这种紧凑型养殖模式不仅开辟多元创收渠道,也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例如,当地一位妇女原先以庭院种植和售卖椰产品为生,如今她开始探索螃蟹增肥技术。


图片8.png

对螃蟹养殖户开展实地育肥培训(图源:Sang Phan博士)


生态修复,效益凸显

        在实现民生改善的同时,项目生态修复成效同步凸显。项目成功示范了四种不同的红树林修复模式: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疏伐+低密度单一树种补植、疏伐+低密度混交树种补植,以及疏伐+高密度混交树种补植。结果显示,疏伐+低密度混交林补植模式效果最优。这种模式既能实现冠层恢复,又能保持较低成本。在种植一年后,树木成活率超75%。通过森林经营活动,项目区域内,胸径超4公分的树木数量从2018年的200棵增至2022年的400棵。


wechat_2025-08-20_104451_214.png

红树林修复区2018年(上)与2020年(下)的对比图(图源:Sang Phan博士)

 

        项目成功吸引当地社区参与,种植面积扩展至87.6公顷。为支撑社区开展更多红树林修复活动,项目新建了两处苗圃,年育苗量达70万株,并向当地居民分发苗木,实施自主分散种植。



图片9.png

当地社区居民在项目苗圃地工作(图源:亚太森林组织)



图片10.png

当地儿童协助分发种苗(图源:Sang Phan博士)


 

       本项目经验表明,社区参与和能力建设是实现红树林修复和可持续生计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与当地居民深度合作,项目不仅成功示范了退化红树林修复技术,还建立了可因地制宜推广复制的社区主导型可持续水产养殖范式。此外,本项目还印证了生态修复工作需要且能够与社区韧性及民生发展协同增效,共生共荣。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项目信息:https://www.apfnet.cn/column295/column302/1114.html 

 

引用:

  FAO. (2020).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20.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handle/20.500.14283/ca9825en

Spalding, M., Kainuma, M., & Collins, L. (2010). World Atlas of Mangroves. Earthscan Ltd.